《三国演义》主要人物及事迹
一、刘备篇
汉室衰微,群雄并起,以桃园三结义开端,讲述其崛起过程,在乱世中展现谋略与战斗。
仁德宽厚,知人善任,虽着力描画其“仁爱”,却也有落入“无能”“虚伪”之感。
二、关羽篇
历史上“万人之敌”一虎将,傲上而不悔下,恩怨分明,以信义著称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因是刘备阵营之人且讲信义,被塑造成“义”的化身,勇猛有余,智略不足,形象被严重扭曲。
三、曹操篇
三国历史上“明略最优”,御军三十余年,手不释卷,登高必赋,长于诗文、草书、围棋,生活节俭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其性格品德中好的方面被忽略,残忍、奸诈的一面被夸大,成为奸诈、残忍、任性、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。
四、周瑜篇
历史上“性度恢廓”,谦让服人,有“雅量高致”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,气量狭小,智谋逊诸葛亮一筹,与苏轼所歌颂的形象大相径庭,蒙受最大冤屈。
五、鲁肃篇
历史上“虽在军阵,手不释卷”,初见孙权提出建国方针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成为诸葛亮与周瑜智斗的牺牲品,被愚弄、受欺侮。
六、张飞篇
少时与关羽共事刘备,曾在虎牢关迎战吕布,长坂坡桥头上吓退曹操五千精骑,入川义释严颜,战功赫赫。
最终被部将范疆、张达刺杀,死时五十五岁。
七、赵云篇
戎马一生,骁勇善战,胆略过人,刘备称其一身是胆,军士呼其虎威将军。
见识卓远,力主维护孙、刘联盟,为人刚毅谨细,德行被诸葛亮赞赏。
八、郭嘉篇
曹操帐下第一谋士,才华横溢,放荡不羁,不修边幅,爱嗑药,军事才华有目共睹。
九、贾诩篇
曹操五大谋士之一,深谙保身之道,是三国局面的真正缔造者,军事才能卓著。
十、吕布篇
英勇善战,所向披靡,有勇无谋,经常背叛家主,是“三姓家奴”,不听将言,只听妻言,最终被缢于白门楼。
十一、姜维篇
对家人母亲非常孝顺,英勇武艺可与赵云匹敌,智谋神算可暗算诸葛亮,文武全才,英俊相貌,忠义二全,被诸葛亮重视,得到真传。
十二、张辽篇
有勇有谋,对军事有很大研究,义气够大,忠义皆有,对主公衷心耿耿,原来是吕布手下,后投曹操,曹操对其非常看好。
十三、典韦篇
描写多为侧面,单挑战役不多,但人皆叹服其勇,《三国》武力排名以民间喜好为基础,因其英年早逝,人们对他多有惋惜与期许。
十四、马超篇
刘备手下著名大将,有一定方略,曾劝马腾不可轻入京师,识破曹操欲断本军后方之计。
十五、许褚篇
典韦死后成为曹操的王牌,力大无比,能掣二牛尾倒行百步,勇猛好战,人称“虎痴大将军”,忠心耿耿,危急时刻总是第一个冲出来。
十六、黄忠篇
早年为刘表帐下中郎将,后随刘琮降曹,镇守长沙,以 70 高龄位列“五虎上将”,实至名归。
十七、陆逊篇
足智多谋,有着高超军事才能,治国安邦有方,深得百姓爱戴。
十八、王允篇
东汉末年少有的忠贞节烈之士,胆识过人,有勇有谋的贤臣。
十九、杨修篇
聪慧,才思敏捷,博闻强记,恃才放旷,爱卖弄学问,最后被曹操所杀。
二十、董卓篇
凶狠残暴,毒茶百姓,独揽大权,篡汉自立,贪欲无度,飞扬跋扈,气量狭小,性格保利。
二十一、袁绍篇
骄纵自负,遇事武断又缺少谋略,生性多疑,听不进忠臣之言。
二十二、魏延篇
武功高强的大将,但轻敌狂妄,行事鲁莽,居功自傲,听不进劝阻,追逐名利,不服从调遣,常有反心。
二十三、司马懿篇
雄才大略,才智过人,善用权谋,阴险毒辣,是封建政治家典型形象。
二十四、孙权篇
有才智谋略的统帅,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,具有忍辱负重,能伸能屈的坚韧品质。
二十五、刘禅篇
无才无德、昏庸孱弱的庸人,只知享乐,不思进取,不辨是非,听信谗言,最后被天下人耻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