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天书奇谭》: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经典之作
一、故事梗概
天宫的袁公偷盗天书刻于石洞,却被三只狐狸偷学。狐狸修炼天书法术后危害百姓,天鹅蛋化为人形的蛋生在袁公指导下学习法术,最终与袁公一起消灭狐妖,袁公因泄露天机被抓回天庭。
这部 1983 年由中国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动画长片,根据《平妖传》部分章节改编。通过丰富想象和细腻描绘,展现奇幻世界,天书成为关键元素,象征正义与邪恶的较量。
二、核心表达
人性善恶:天书如镜子,映照人性善恶。封建社会背景下,底层人民苦不堪言,袁公舍小我成大家,将天书刻于石洞造福人类;三只狐狸偷学天书为非作歹,勾结官府祸害百姓,两类人的对比更显差距,告诉人们要做善良勇敢之人。
正义战胜邪恶:蛋生与袁公联手对抗狐妖,最终成功消灭狐妖,体现了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的主题。
三、主要人物
1. 蛋生:袁公用法术从天鹅蛋中孕育出的男孩,一路追踪狐精,最终消灭狐精夺回天书。
2. 袁公:天宫值班仙人,主人公蛋生的师傅,盗取天书传授人间,后被玉帝责罚。
3. 老狐狸精:美女狐精和独脚狐精的领头,带领狐精盗取天书、勾结官府,最终失败受罚。
4. 美女狐精:狐狸幻化人形的妖精,与狐精伙伴一起盗天书、害百姓,后被处置。
5. 独脚狐精:跟随老狐狸精修行,危害百姓,在与蛋生斗法中失败丧生。
6. 和尚师徒:剧中的欢喜冤家,因狐精而大打出手,后冰释前嫌。
四、艺术特色与意义
1. 角色设计:借鉴京剧中的扮相,善恶美丑一目了然。
2. 叙事手法:巧妙运用传统故事发展模式,通过开端、发展、高潮、结局四个阶段,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,让观众在欣赏精彩画面的同时感受深刻主题内涵。
3. 配音水平:由上译黄金时代的配音演员献声,高水平发挥,增添经典性。
4. 传承与创新:延续上美国产动画风格,对原作大量改编,加入原创情节和人物,融入中国传统戏剧风格元素和叙事结构,在 3D 动画时代,传统 2D 动画更需在故事和人物上下功夫,体现创新性和文化性。
5. 时代意义:在扫黑除恶时代风潮中,像袁公和蛋生一样的正义形象,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正义力量的一部分,联合起来扫清邪恶、守护和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