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中空城计相关剧集及内容
《三国演义》第 71 集:空城退敌
马谡刚愎自用、独断专行,不依诸葛亮事先叮嘱,又不接受王平劝阻,硬搬兵法,屯兵山上,以致被司马懿、张郃打败,街亭失守。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,料司马会乘胜来攻,立即作好大军撤退安排:命关兴、张苞各领三千兵马沿小路而进,如遇魏军,权作疑兵,待魏军退后速回阳平关;派张翼速去修整剑阁通道,以备撤退之用;姜维、马岱率本部兵马伏于山谷之中,待大军退尽,方可返回;命杨仪速差人去报告天水、南安、安定三郡官民,撤往汉中;另派人去冀县,接回姜维老母到汉中;再传令给赵云,命他率军断后,退回汉中。全军暗整行装,准备起程,诸葛亮自己到西城县搬运粮草。
此时,忽接探报,司马懿率十五万大军杀奔西城。西城乃一座空城,武将已全部派出,城中只有文官,所引五千军士,已分一半去运粮草,城中剩下两千多士兵也全部在抢运粮草。一时战、撤均不可能,诸葛亮反复思量,忽然望见瑶琴,心生一计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的第九十五回,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,由于马谡失守街亭,司马懿率十万大军直逼西城,诸葛亮正在城中,可无兵可以御敌。诸葛亮并没有慌张,沉着镇定,大开城门,自己坐在城楼上,抚琴唱曲。司马懿率大兵来到城门前,见诸葛亮竟然在城楼上弹琴,以为诸葛亮设下伏兵,于是,引兵退去,诸葛亮终于化险为夷。
新三国第 86 集:空城计相关内容
司马懿帐中,故友申仪前来拜访,告知孟达降蜀,欲擒魏主于洛阳。司马懿大惊,立即率铁骑星夜赶往新城。新城外,司马懿设计将孟达斩杀,携其首级献于曹睿。曹睿感慨司马懿的忠勇,将两京兵权全部移交于他。魏军大营中,司马懿决定先取蜀军咽喉要道街亭。马谡请缨前去驻守街亭,马谡下军令状保证万无一失。马谡至街亭,不顾副将王平劝阻,贸然将大军驻守山顶。司马懿大喜,当机立断,派兵将街亭山上蜀军围住,并派张 A 攻打山下王平部。
诸葛亮接到马谡送来的战图,大惊,料定街亭必失,接连下三道军令力图挽回败局。诸葛亮亲赴西城抢运军粮,司马懿大军压境,孔明抚琴于城头之上,欲施空城计。司马懿听得琴声玄妙,料定必有伏兵,决定下令撤兵。诸葛亮大军败退蜀中,孔明挥泪斩马谡。成都府中,刘禅对孔明的请罪奏折左右为难,最终听从李严建议,降诸葛亮为右将军,行丞相事。许昌大殿中,曹睿大赞司马懿的功高伟绩,却又历数其开战以来的种种罪行。最终功过相抵,夺了司马懿的兵权,并命其在许昌城中安家,不得离京。不久,大都督曹休在对东吴作战中,兵败身亡,曹睿再次召司马懿入宫商议计策。司马懿认为曹魏大敌仍是蜀汉,并指出陈仓扼守咽喉要道,是应对蜀军的关键。司马懿推辞了雍凉大都督的职务,并推荐上将军郝昭承担陈仓防务。
94 年央视版第 71 集:空城退敌(与《三国演义》第 71 集内容相同)
诸葛亮北伐,魏国节节败退,不得已让司马懿出山,司马懿要去汉中咽喉街亭和列柳城。马谡毛遂自荐,要去守卫街亭,但马谡无打仗的经验,不听王平的劝谏,而去在深山下寨,导致司马懿围山,街亭丢失,接着列柳城也失去。诸葛亮陷入危境,只能用空城计退敌了,司马懿生性多疑,见诸葛亮在城楼上弹琴,心想诸葛亮向来用兵很谨慎,所以自引军退去,回来是发现已经是一座空城了,后悔不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