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中五虎将相关信息
一、五虎将所属阵营及人员
蜀国五虎将: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马超、黄忠
曹魏五子良将:张辽、乐进、于禁、张郃、徐晃
吴国五大将:据传有太史慈,甘宁,黄盖,周泰,凌统等人(无确切记载)
还有其他阵营的“五虎将”:
董卓五虎将:吕布(后叛变),华雄,李傕,郭汜(历史上郭汜曾和吕布单挑,李傕率军攻长安时杀死徐荣,击败吕布,后又击败马腾军和韩遂军),徐荣(历史上击败孙坚、曹操等,并推荐公孙度)
吕布五虎将:张辽(后归曹操),臧霸,高顺,魏续,宋宪
袁绍五虎将:颜良,文丑,张郃(后归曹操),高览,鞠义
袁术五虎将:纪灵、张勋、雷薄、陈兰、俞涉
马腾五虎将:马超,马岱,马休,马铁,庞德(后归曹操)
刘表五虎将:黄忠(后为刘备五虎将),魏延(后归曹操),文聘,雷绪,刘磐
刘璋五虎将:张任,严颜,李严,孟达,张嶷
二、蜀国五虎将具体介绍
(一)关羽
位列五虎之首,文韬武略兼备。字云长,本字长生,河东解良人(今山西省临猗西南)人。温酒斩华雄,千里走单骑,水淹七军,单刀赴会,胆色过人。但其待人孤高,傲慢有时失理智,最终败走麦城,死与小人之手。死后受民间推崇,历代朝廷褒封,被奉为关圣帝君,佛教称为伽蓝菩萨,与孔子齐名,并称“文武二圣”。
早年随刘备参与镇压黄巾起义,与刘备、张飞情同兄弟。曹操攻刘备,备败投袁绍,关羽及刘备妻室被围于下邳,降曹,后挂印封金,回到刘备身边。赤壁之战后,刘备夺下荆南,关羽任襄阳太守、都督荆州事务,先为荡寇将军,后为前将军,列蜀汉“五虎上将”之首。建安二十四年,关羽水淹七军,威震华夏,后因孙权袭取荆州,腹背受敌,败走麦城被杀,时年 59 岁。
(二)张飞
五虎次席,勇力过人,但智谋不足。黄巾起义时,与关羽一同随刘备组织义勇军。刘备辗转任职,张飞任别部司马。曹操击败吕布后,张飞随刘备依袁绍、刘表,后屯兵新野。刘表死,曹操南下,张飞在当阳桥上,带二十骑拒后,吓退曹军。
赤壁之战后,张飞为宜都太守、征虏将军,封新亭侯,后转南郡。刘备称帝,张飞迁车骑将军,领司隶校尉,进封西乡侯。同年,刘备为关羽报仇东征东吴,张飞在阆中准备出兵会师江州,临行前被麾下将领张达、范强谋杀。张飞为人勇猛,书法不错,擅画美人,对有学问的人礼遇,惜英雄重英雄。但脾气暴躁,对士兵严厉,最终因暴躁死于部下之手。
(三)赵云
五虎之三,文武双全,自吕布之后的三国第一猛将,单骑救主彰显其能力。从事小心谨慎,人称常胜将军。
刘备亲赐五虎大将军称号予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马超、黄忠五人,赵云仅次于关张位居第三。他深明大义,原则是“从仁政之所在”,目标是解民于倒悬。忠直敢谏,能从刘备集团长远利益考虑问题,争取民心,如反对分赐屋舍园地给诸将。公正无私,克己奉公,不徇私情,如俘获夏侯兰后公事公办。谦虚谨慎,从不居功自傲,如街亭之败后诚恳拒绝赏赐。
赵云在蜀汉集团中资格仅次于关张,赤壁之战前曾俘获夏侯兰,后随刘备南征四郡,益州平定后封讨虏将军。汉中攻防战中,斩杀曹军名将夏侯渊,升任后将军、封关内侯。
(四)马超
五虎之四,名门之后,相貌堂堂且武艺高强,但心计稍欠。建安十三年,马超随父马腾调还京师,被任命为偏将军,后与韩遂联合,转战关西,得羌族人民拥护。曹操与韩遂、马超单马对话,马超欲捉曹操,见许褚瞋目而止。曹操密遣徐晃等渡黄河截断马超退路,后马超计划未成。
建安十八年,马超进攻冀城,久攻不下,后城中内应反水,马超陷于困境,南奔汉中张鲁。刘备围攻成都时,马超降刘,刘备任命他为平西将军等职。刘备进位汉中王,马超升任骠骑将军,领凉州牧,进封漦乡侯。章武二年,马超去世,享年四十七岁,临终上书刘备,其子马承嗣。“神威天将军”是羌人对马超的评价,其征战 30 年少遇敌手,威名传遍中原。
(五)黄忠
位列五虎之末,虽年近六旬仍有万夫不当之勇。演义中能“开二石之弓,百发百中”,是三大神箭手之一,但史传中未提及。
关羽攻打长沙时,黄忠与关羽大战百回合不分胜负,后归降刘备。刘备器重黄忠,益州平定后封他为讨虏将军。汉中攻防战中,黄忠斩杀曹军名将夏侯渊,一战成名,升任征西将军,后与关羽、张飞、马超并列刘备阵营四大将。黄忠升任后将军一年后去世,史传未载其参加刘备伐吴之战,演义将其死改写成壮烈捐躯于东征途中。
三、五虎上将的标准
五虎上将的标准如下:
武功标准:在整个三国,关张赵马黄的武功都是一流的,通过参与和指挥作战、打硬仗恶仗、斩杀名将及名军、创建名军等方面体现卓越“武功”。
战功标准:经常打败仗的将军不能列入五虎上将,相对于其他人更多的战功和战绩是跻身五虎上将的重要指标。
作用标准:经常受到重用,有独立担当一个方面作战的能力,在纷繁复杂的战场上体现出自己在特定地区的主角地位。
资历或履历标准:资历和履历是长时间、多阶段、不同场景下战功与战绩的体现,所谓身经百战、百炼成钢者。
文才武略标准:五虎上将不应是只会逞匹夫之勇的粗豪将军,而应是能文能武且颇具洞察力熟谙战争规律的智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