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: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制
一、拍摄历程
1987 年开始筹拍,历经波折,1991 年 3 月正式开拍,近三年拍摄后于 1994 年 1 月完毕,当年 10 月首播。
1989 年 7 月,王扶林出任总导演。1990 年 6 月成立“三国”领导小组,8 月召开剧本创作会议,组建编剧组,12 月 15 日前完成 76 集文学剧本,次年 12 月 30 日定稿红皮书。
1991 年 5 月底结束近 10 个月的演员遴选工作,7 月举办演员学习班。
二、主创团队
总导演:王扶林,把握改编宗旨,尊重原著且进行艺术加工。
分部导演:蔡晓晴、张绍林、孙光明、张中一、沈好放,分别执导各部分。
编剧:杜家福、朱晓平等六人,充分尊重原作并参考史料进行改编。
主演:孙彦军、唐国强、鲍国安等,塑造了众多经典艺术形象。
三、投资与制作
总投资 1.7 亿元人民币,近 1 亿元用于建造拍摄基地,7000 万元投入拍摄。
在涿州搭建当时中国最大的两个摄影棚,耗资约 4000 万元;无锡的“三国城”和“唐城”耗资约 2000 万元;涿州的“汉城墙”等耗资约 3000 万元;服装 1000 余种、3 万多套,耗资约 500 万元;道具近七万余件,耗资约 700 万元。
拍摄期间动用群众演员 40 余万人次,1992 年 6 月“官渡之战”动用解放军一个师兵力,1992 年拍摄“火烧赤壁”动用多台摄像机和直升机等。五个剧组辗转十余个省、市、自治区取景。
四、剧集结构
共 84 集,分为《群雄逐鹿》(1—23 集)、《赤壁鏖战》(24—47 集)、《三足鼎立》(48—64 集)、《南征北战》(65—77 集)、《三分归一》(78—84 集)五大部分。
五、剧集影响
1994 年在中国大陆播出后,陆续在日本、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播出。
1995 年 8 月开始重编为每集 90 分钟、共 19 集的精编版,保留名段名篇,突出主要人物和事件,增加串讲便于西方人了解。
被誉为最经典的三国题材影视剧,塑造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,获得多项重要奖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