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OM是 只读内存(Read-Only Memory)的简称,是一种只能读出事先所存数据的固态半导体存储器。其主要特点如下:
数据稳定性:
ROM中的数据在制造过程中就已经写入,或者在特殊编程过程写入后不再改变,因此数据是稳定的,即使断电也不会丢失。
非易失性:
与RAM不同,ROM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,即使在电源关闭的情况下,存储在其中的数据也不会消失。
结构简单,使用方便:
ROM通常由地址译码器、存储体、读出线及读出放大器等部分组成,结构较简单,使用方便。
用途:
ROM常用于存储各种固定程序和数据,例如计算机的引导程序(BIOS)和嵌入式系统中的固件。
ROM的种类包括:
ROM:只能读取资料,数据在写入后不能更改。
PROM:可编程程序只读内存,只能写录一次。
EPROM:可抹除可编程只读内存,可通过紫外线照射抹除数据,可重复使用。
OTPROM:一次编程只读内存,写入后不再抹除。
EEPROM:电子式可抹除可编程只读内存,可通过高电场抹除数据。
快闪存储器:具有高集成度、低功耗、小体积,支持在线快速擦除,广泛应用于大容量存储媒体。
建议:
ROM适用于存储不需要经常变更的重要数据和程序,如操作系统和固件。
由于ROM的数据无法修改,因此在需要可编程或可擦写的存储器时,可以考虑使用RAM、EPROM、EEPROM或快闪存储器。